白牡丹茶是福建省的歷史名茶,它采用福鼎大白茶、福鼎大毫茶為原料,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。滋味醇厚清甜,湯色杏黃明凈,是祛暑、通血管、明目、抗輻射、解毒的絕佳飲品。關于它的來歷,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。

傳說在西漢時期,有位名叫毛義的太守,清廉剛正,因看不慣貪官當道,于是棄官隨母去深山老林歸隱。母子倆騎白馬來到一座青山前,只覺得異香撲鼻,于是便向路旁一位鶴發童顏、銀須垂胸的老者探問香味來自何處。老人指著蓮花池畔的十八棵白牡丹說,香味就來源于它。母子倆見此處似仙境一般,便留了下來,建廟修道,護花栽茶。一天,母親因年老加之勞累,口吐鮮血病倒了。毛義四處尋藥,正在萬分焦急、非常疲勞睡倒在路旁時,夢中又遇見了那位白發銀須的仙翁,仙翁問清緣由后告訴他:“治你母親的病須用鯉魚配新茶,缺一不可。”毛義醒來回到家中,母親對他說:“剛才夢見仙翁說我須吃鯉魚配新茶,病才能治好。”母子二人同做一夢,認為定是仙人的指點。這時正值寒冬季節,毛義到池塘里破冰捉到了鯉魚,但冬天到哪里去采新茶呢? 正在為難之時,忽聽得一聲巨響,那十八棵牡丹竟變成了十八棵仙茶,樹上長滿嫩綠的新芽葉。毛義立即采下曬干,說也奇怪,白毛茸茸的茶葉竟像是朵朵白牡丹花,且香氣撲鼻。毛義立即用新茶煮鯉魚給母親吃,母親的病果然好了,她囑咐兒子好生看管這十八棵茶樹,說罷跨出門便飄然飛去,變成了掌管這一帶青山的茶仙,幫助百姓種茶。后來為了紀念毛義棄官種茶,造福百姓的功績,建起了白牡丹廟,把這一帶產的名茶叫做“白牡丹茶”。
科學研究發現,常飲白牡丹茶,有退熱、祛暑之功效,令人精神愉悅、心曠神怡。茶中富含人體所需的氨基酸、茶多酚、礦物質、多種維生素及鋅、硒等微量元素,具有生津止渴、清肝明目、提神醒腦、鎮靜降壓、防齲堅齒、解毒利尿、除膩化積、減肥美容、養顏益壽、防治流感、防御輻射、防癌抗癌等諸多功效,是當今公認最安全又營養的綠色健康飲品。